专为有车一族提供汽车改装,改装车图片,汽车行情导购,车友评测的专业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知识 > 保养 > 正文

夏天来临 要格外爱护您的汽车

2009-09-11 00:00:00类型:来源:
编辑:admin

  酷暑到了。爱车的四轮在火烫的马路上滚动,如果换您的脚板,不烫得起泡吗?它在骄阳下长途跋涉,发动机舱热得烧起来一样,如果换您在这季节跑马拉松,五脏六腑不也要“内热”吗?

  夏天是车子的受难日,要格外爱护您的汽车。有些办法您可借鉴:

  一是“夏令进补”。考究的车主,初夏时就会把车交给工厂去保养一下。他知道盛夏车的负担更重、消耗更大,得先让它“清肠润肺”。换“三滤”、更新机油,可以让它跑起来轻快些;机温高,散热任务紧,最好把冷却水也换一遍;空调更要重点检查:压缩机工作正常否?散热片积灰了吗?出风口堵了吗?这些事都要提前张罗。

  二是“早出晚归”。夏季清晨和入夜后稍凉些。如果条件允许,还是设法避开酷日,早出晚归为好。那时气温底、路温低,道路也通畅。打开车窗灌自然风,更是一种享受。

  三是“手搭凉棚”。这个“手”是“亲手”的意思。我有个朋友,为了给车一片阴凉,除了在停车位种一排树外,还亲手搭了个活动凉棚。这两个简单措施,现在看来还真见效。这朋友还有个习惯:把车开进车库后,第一件事就是掀开发动机舱盖,让机器暴露,加快散热。他说,让车尽快降温,也是护车一招。

  诸位不妨照着试试。有了一片爱心,车况就会好得多。特约撰稿彭瑞高


  夏日安全驾驶4个 关键

  关键1:长开空调小心中毒

  错误做法:一上车就开空调,这样才够凉爽。

  正确做法:夏天密封的车内最高温度可达65℃以上,上车时应先打开四门玻璃散热,然后打开空调关闭车窗。开空调时应将置于内循环,以免外部空气进来增加空调运转时间,增大油耗。但长时间使用空调后,必须开窗或外循环透风,以免一氧化碳中毒。

  关键2:车内除雾有技巧

  错误做法:雨后车窗起雾,不停地擦。

  正确做法:夏季空气湿度大,在下雨时和车辆过水后很容易形成水蒸气附着在玻璃上,如果不停用手或布来擦,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,而且精神不集中非常容易造成危险。正确的做法是应将送风模式调至“前风挡玻璃”挡位,开外循环,打开空调开关,选择高风速除雾,同时打开后风挡除雾开关。

  关键3:遇“开锅”正确处理

  错误做法: “开锅”后打开水箱灌凉水。

  正确做法:行驶中发现水温表到达或即将到达红线区域时,应马上靠边停,打开双闪灯,关闭空调开关,打开引擎盖,观察散热风扇是否运转。

  然后分两种情况,首先,如果风扇转动,可能是散热器脏了或亏冷却液;如果不转的话,则可能是节温器打不开或线路故障,此时不应勉强再行驶。但无论何种情况,此时都不能贸贸然打开汽车水箱盖,以免被烫伤。

  关键4:雷雨天气莫心急

  错误做法:雷雨大作,加速回家!

  正确做法:行车中遇到雷阵雨往往会视线不清,这时最好控制车速,不要着急,尽量不去加油站加油。可熄灭车辆,等待雷雨结束后再加油,减少危险。


  老司机话安全

  爱和豪车比起步,要不得!

  作为一名司机,一定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。麻痹大意的“大马虎”不适合开车。什么叫高度的安全意识?就是无论何时,只要手一握方向盘,立即全神惯注,严格按交规开车,不急不抢。在马路上开得又猛又快的常常是新司机,特别是刚开1年左右的司机,那车开得眼花缭乱啊!见缝就插针、自我感觉水平那是相当好!

  表现得最多的,就是喜欢和人比红灯起步,特别是以小排量车超大排量车为荣,常常听到他们在眉飞色舞地吹虚:今天在某某地方把一个某某车(一般是高级轿车)给超了,甩得远远的!这些行为可都是安全行车之大忌。要知道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开好车!

  交法解惑

  你是否曾对交警的事故判定有疑义却百思不得其解?您是否曾由于不懂交通法规而无意违规被处罚?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交通法规,并加强事故发生后的解决能力,我们特邀法律专家为您解疑释惑,欢迎您来电来函告知。

  读者来电:我直行时有车从支路出来,他的前保险杠撞到我的后门。我认为是他全责,可是对方不认。他报警后,吓唬我说要扣车,让我们去快速理赔。到那里我才知道要协商处理,对方不愿意认全责。交警也只说让我们协商,我只好同意互碰自赔,但原因上面明确写有对方未按规定让行。到现在对方也没有提供他的交强险保单,现在该怎么办?这是谁的责任,交警有权罚款、扣车吗?

  专家解疑:根据您介绍的情况,您是正常行驶,对方未遵守让行规则,应承担全责;如果交警部门已做出责任认定,对方避而不见,您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;如果当事人存在交通违法行为,交警部门有权进行罚款处理;至于扣车,本案中并不存在依法可以暂扣车辆的情形;发生事故后,如果双方对于事故成因及责任划分没有争议,快速理赔是不错的办法。如果存在较大争议,还是建议报警,通过交警部门依法处理为好。

  (感谢本期法律支持:上海维度律师事务所 万震宇律师)

相关标签:
阅读:0